为什么不要当100分父母?真正厉害的父母,都离不开“五五定律”

  发布时间:2025-09-02 04:07:5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为人父母后,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想必很多爸妈的第一反应是——纠结。学习上,既怕孩子跟不上,又怕孩子被累坏,到底要不要鸡娃?原则上,既想寸步不让,又不想太过强势,到底要不要严厉?日常中 。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为人父母后,五五定律最大的不当不开感触是什么?

想必很多爸妈的第一反应是——纠结。

学习上,分父父母张掖市某某仪器仪表维修站既怕孩子跟不上,正厉又怕孩子被累坏,都离到底要不要鸡娃?

原则上,五五定律既想寸步不让,不当不开又不想太过强势,分父父母到底要不要严厉?

日常中,正厉既想顾及孩子的都离感受,又很看不惯他的五五定律一些习惯,到底要不要管教?

正所谓,不当不开关心则乱。分父父母

太在意孩子,正厉反而拿捏不好分寸。都离

网上有个热门问答:对孩子,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其中一个回答我很认可:

“为什么一定要二选一?在管与不管之间,还有很多操作空间。”

也就是说,教育最关键的,不是做选择,而是把握程度。



10分的父母,养不出10分的小孩

前几天,重温一档亲子综艺,一位妈妈的做法令我反思良久。

她是家里的大掌柜,对孩子的张掖市某某仪器仪表维修站事,那叫一个用心。

从准备早饭,到给孩子喂饭、擦嘴、刷牙、穿鞋,她一件件张罗。

学习上,从找资料、报班,到整理笔记、课外阅读,她也是面面俱到。

除此之外,孩子一不开心,她就变着花样地哄,碰上一点挫折,她就马上帮忙解决。

如果打分的话,这位妈妈,绝对是满分妈妈,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坏就坏在,她做得太多太对,导致孩子完全没了主见和自理能力。

一离开家,这孩子没了她的帮衬,就处处碰壁,变得越来越自卑。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有个著名理论。

叫“good-enough mother”(做妈妈,足够好就行)。

那做到多少分,算是足够好?

心理专家曾奇峰,给出的答案是,60分。

为什么足够好不是100分呢?

因为100分的管教与照顾,意味着100分的剥夺与控制。

换句话说,100分的父母养不出100分的小孩。

而做到60分,反而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出色。

这背后的道理,恰如武志红老师所分析的: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时,才是最有力量的。”

当我们越位到孩子的生活中,全方位接管他的一切,孩子就会失去做自己的动力。

他听不到内心的召唤,也就没有意识去探索、去试错,去完成自己的成长任务。

教育学上,把过于在意、过度干预的父母,戏称为“割草机父母”。

这类父母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也同样挤掉了孩子的生长空间。

我知道,大家都想为孩子多打算打算。

但一个事实是,做得多不如做得巧,程度的把握尤为重要。





聪明的家长,都懂得“五五定律”

《奇葩说》中,有一道辩题,发人深思。

“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的人生,你会按下这个按钮吗?”

辩手黄执中给出的答案很中肯,他说:“完美人生是充分拥有选择权。”

凡事父母说了算,孩子就不可能有选择的空间,谈何幸福呢。

所以,对孩子要用“五五定律”,有所为有所不为。

①一半努力,一半松弛

文学博士鲍鹏山讲过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

他说,孔子和庄子,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两面。

古代读书人桌上放着四书五经,枕头底下藏着庄子。

一边学孔子,入世作为;一边学庄子,松弛自在。

在教育上,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督促孩子努力,是一种上进的姿态,而适当放松,则是一种修整的智慧。

或者说,姿态上奋进,而心态上不能太着急。

比如,平常监督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周末就允许他好好玩。

学习的时候,保持极致的专注,玩的时候,也要心无旁骛。

这样一来,孩子既不会因为太过紧绷而厌学,也不会因为过度放松而懈怠。

②一半坚持,一半退让

一次,和一位搞教育的朋友聊起育儿的困惑: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越是严格要求,女儿越是叛逆反抗。

我坚持培养她刻苦的学习习惯,坚持让她把所有的兴趣班好好上完。

可她就是不听,总和我对着干,搞得母女关系很紧张。

朋友说,你有没有听说过“海格力斯效应”?

这是一种弹簧式的反抗行为表现。

尤其是亲子关系中,父母管教越严格,孩子越叛逆;父母越坚持,孩子越反感。

不要和孩子较劲,适当地退后一步,给孩子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教育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尊重法则”。

我们可以帮孩子规划人生、制定计划、分享经验,但不要用父母权威去命令。

父母太强势,孩子就没了自我探索的欲望,会变得越来越弱势。

我们不妨“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原则上可以坚持,但小事上就不必太过计较。

③一半共情,一半冷酷

说实话,咱们这代家长很注重孩子的感受,非常能共情他们。

作为过来的一代人,我们深知孩子也有他的苦恼与压力。

不管是学习上的压力,还是人际关系上的紧张,都能做到换位体谅。

但过分共情,却是一种纵容。

我看过不少这样的案例。

儿子一发脾气,妈妈就忙着安抚,最后不得不纵容孩子去做他想做却并不合理的事。

女儿一哭鼻子,爸爸就心疼,便想方设法哄女儿开心,甚至花大钱满足女儿的虚荣。

好像不这样做,就不是爱孩子的父母。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情绪管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也包括我们的孩子。

我们要共情孩子的感受,却不要因为这份共情做无底线的满足。

有时候,适当冷酷,反而有助于孩子心智上的成熟。

难过了,让他慢慢释怀;沮丧了,让他慢慢振奋;委屈了,让他慢慢消化……

我们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他总要学会自己处理这些负面情绪。

④一半深爱,一半狠心

看过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来自一位犹太妈妈沙拉。

她是一位“很不好说话”的母亲,甚至对孩子多少有点狠心。

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沙拉讲了一段女儿的故事。

她女儿16岁生日时,以为沙拉会给自己准备大礼包。

结果只是从妈妈那里得到一点点钱,孩子心里就很失落。

出去吃饭时,女儿带着怨气点了一大堆吃的,橘子水一扎,苹果水一扎,鲍鱼面……

多得根本吃不下,纯粹是浪费钱。

沙拉一看,毫不留情地全部划掉,只点了两碗面。

女儿怒了,怪沙拉小气,站起来把凳子一踢,走掉了。

但沙拉却平静地对孩子说:

“妈妈知道你在怨我,我这么有钱却不给你花,可是女儿你知道妈妈在做慈善工作,一杯橘子水就是16支铅笔,妈妈不给你,是为了给更多的孩子学习的机会。”

说完,还不忘轻轻地拥抱了女儿。

女儿听后,想了想,也想通了。

她愧疚地说:

“妈妈,我以后要在你学校一边办个橘子水厂,另一边办一个铅笔厂,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父母对孩子的爱,的确是无条件的,但却不能失了分寸。

很多时候,心软是害,狠心是爱,可以深爱,但不能溺爱。

人大老校长吴玉章曾说: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严和爱相结合。”

对孩子,要一半深爱,一半狠心。

用爱给足孩子安全感和能量,用“狠心”将孩子这块璞玉打造成美玉。





美国学者西蒙·斯涅克提出过一个“黄金圈”的理论。

意思是,人们做事的时候,习惯先关注“做什么”和“怎么做”。

可实际上,成事最核心的要素,应该是“为什么”。

只有源头上摸清问题,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先弄明白为什么我们做得越多效果越差,付出越多孩子越不成器。

根源就在于,孩子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他需要向上伸展的空间。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事事插手,处处紧逼。

所谓的五五定律,强调的是一种动态平衡。

当我们的教育方式富有弹性,孩子的人生才会精彩纷呈。

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相关文章

  • 谈及俄乌冲突,特朗普“立场出现重大转变”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24日报道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2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暗示他将暂停为推动乌克兰和平协议努力,并对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以及俄乌双方在达成和平协议方面未能取得进
    2025-09-02
  • 北京地铁一男子对女乘客下手,被抓后下跪求原谅……拘!

    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据法治进行时报道,小王是一名公司白领,此前她在晚高峰的地铁上,遭遇了色狼的猥亵,回家后小王在互联网上吐槽了自己的经历,没想到北京民警很快就联系了她。小王表示,当时在拥挤的车厢里
    2025-09-02
  • 张志杰赛场离世事件后,世界羽联新规:医生可直接进赛场

    原标题:张志杰赛场离世事件后,世界羽联新规:医生可直接进赛场) 日前,世界羽联理事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就当前羽毛球比赛部分规定做出调整。目前,世界羽联官网
    2025-09-02
  • 上市首日成交近10万手!原木期货三大合约全面回调

      11月18日,原木期货正式在大商所上市交易,三个合约较810元/立方米的挂牌基准价均呈下跌走势,其中主力合约较挂牌基准价下跌5.68%。  从原木期货上市首日价格走势,挂牌的三个合约走出近低远高的
    2025-09-02
  • 朝鲜进行新型防空导弹战斗性能检验试射

      当地时间8月23日,朝鲜导弹总局为检验经改良的两种新型防空导弹战斗性能,进行了对各种目标的试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观摩试射。  据试射评估,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对无人攻击机和巡航导
    2025-09-02
  • 北京发布2024年1

    观点网讯:11月18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2024年1-10月北京经济运行情况。1-10月,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5%。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
    2025-09-02

最新评论

hgtkb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