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警惕!爆红降温小神器可能藏着大风险 正文
时间:2025-10-26 06:31:2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探索
警惕!爆红降温小神器可能藏着大风险2024-08-02 15:17:34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刘湃
天气炎热,爆红除了传统的小神惠州市某某文化传媒售后客服中心遮阳伞、防晒衣、风险墨镜等防晒物,警惕降温能清凉降温的爆红便携式“神器”也成了不少人的选择。琳琅满目的小神手持电扇、口袋电扇,风险在线下实体店牢牢占据着“C位”,警惕降温在线上电商平台,爆红搜索量也占据高位。小神甚至在社交平台,风险关于“降温神器”的警惕降温话题阅读量早已突破千万。挂脖风扇、爆红冰凉颈圈、小神清凉喷雾、冷感湿巾、消暑冰凉贴……各种类型的惠州市某某文化传媒售后客服中心“降温神器”都有人安利。
今年夏天,挂脖风扇升级了,衍生出了“挂脖空调”,当然价格也飙升至了令人咋舌的四位数。于是,经济实惠又使用便利的挂脖“冰圈”又顶上热搜高位。不过,这些“神器”虽能降温,但也有人使用后“翻车”:有女子因使用降温喷雾导致脸被冻伤,有网友用了挂脖风扇后脖子酸痛。所以,在使用这些降温小神器的时候,一些隐藏的大风险也值得注意。
神器一:老网红,挂脖风扇
神器年年会出新,便携式小风扇一直是降温界的“扛把子”。确实,只要挂在脖子上,就有源源不断的清风袭来,在闷热黏腻的夏日,堪称是一种享受。而且,相对于受制于使用环境的桌面风扇、手持风扇,能够解放双手的挂脖小风扇尤其有让其他产品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
提示:易卷头发、质量参差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挂脖小风扇,材质普遍为塑料,而且有的产品网状扇罩的缝隙较大,在扇叶飞速旋转的过程中,用户很有可能因不小心碰到扇叶而被划伤。而部分挂脖式电风扇的产品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头发被旋转的扇叶卷入,从而损伤头皮。
挂脖式风扇的销售价格从二三十元到逾千元,巨大的价格差异主要是使用的锂电池质量不一致。如果产品使用了伪劣的锂电池零部件,有可能会造成爆炸或者起火。
在产品外观上,很多挂脖小风扇使用的是卡通形象和彩色外壳,容易被小朋友当作玩具。如果不小心触动开关,小朋友的手指碰到扇叶,很可能会受伤。
神器二:新晋顶流,冰凉圈
为了规避以上风险,又一款降温神器走进了大家的视野,那就是挂脖冰凉圈。“同样的降温效果,去掉了扇叶带来的风险,还不用充电”,因此广受欢迎。
冰凉圈采用PCM填充物,该填充物在28℃下会呈现固体状态,当人体与其接触时会吸收人体体温热量,然后转化为液体。转化成液体后,只需要用冷水冲10分钟,或者放入冰箱几分钟即可变为固体继续使用。
提示:使用时间受限、增加颈椎负担
“戴上后降温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冰凉脖子部位。但问题是,凉爽的时间不长,也就20分钟、30分钟左右。”一位外卖骑手小哥表示:“由于在太阳底下长时间工作的人通常没有冰箱,无法在冰凉圈热掉以后迅速把它冻起来,所以更适合在室内工作的人,或者通勤路上使用。”
“‘冰圈’的原理与冰袋类似,降温应该放在人体血液循环最丰富的部位,比如额头、腋窝、腹股沟等,这些部位血液循环丰富,有利于散热,但颈部并非血液循环最丰富的地方。”有专家指出,人体颈部有很多肌肉,受到较低温度刺激,可能会增加紧张度、减少血液循环,引起炎性致痛物质渗出增多,出现酸痛不适,既往有颈椎病的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颈部作为连接躯干和头部的重要“关口”,如果长时间接触低温刺激,会使血液循环减慢,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增加中风的风险。
神器三:清凉喷雾
清凉喷雾是通过喷射后液态转为气态,汽化吸热会带走周围物体表面的热量,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有的商家号称在车内、衣服上喷一喷,就能“瞬间降温”“比空调还牛”。
重庆消防总队曾对此做过实验。烈日炎炎,室外气温超过38℃,消防员将三款降温喷雾喷到新鲜树叶上,树叶表面温度很快降至0℃以下,并结出一层白霜。随后进行的汽车座椅喷雾实验也表明,这些产品确实能让座椅温度从40℃左右迅速降至0℃以下。
提示:有冻伤风险、有着火隐患
但在日常使用清凉喷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据报道,20岁的张女士就因使用清凉喷雾不慎脸被冻伤。“清凉喷雾会吸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热量,快速造成一个局部的低温,有的可能甚至降至0℃以下。如果这时候离皮肤很近,又大剂量使用是可能引起冻伤的。”皮肤科专家表示。
此外,一些降温喷雾上标识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车内或者人体过量喷洒、喷涂使用,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遇高温有爆炸的危险。
记者经过多方咨询了解到,如果不是因为外伤导致的肿疼,并不建议采用冰敷或者吹风的方式进行局部降温。因为身体局部降温而其他地方又不降温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变差,特别是颈部降温后,血管收缩会引起对头部的供血减少,引发头昏头晕。如果冰敷一下子降温得非常厉害,可能会引起肌肉的紧张痉挛,还可能会压迫颈部的血管和神经,导致椎动脉型颈椎病或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
所以,炎炎夏日,防暑降温也要讲科学,切莫过度贪凉哟!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苏慧婷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全新一代轩逸实车曝光!颜值飙升,内饰双联屏,动力依旧“佛系”2025-10-26 06:24
杨蕾:打造光学领域专业科技期刊2025-10-26 06:19
巴勒斯坦卫生部:第二批脊髓灰质炎疫苗运抵加沙地带2025-10-26 06:14
给冷门绝学的传承增添青春力量(微观)2025-10-26 06:14
手机壳有“毒”?专家教您安全挑选!2025-10-26 06:13
元气满满!武昌工学院2024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直击!2025-10-26 05:55
天空地立体监测:精准“把脉”黑土地质量2025-10-26 04:52
“叫叔太尴尬”, 唐尚珺大学第一堂课,希望能与同学成为忘年交2025-10-26 04:48
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2025-10-26 04:29
植入式生物电子器件柔软“贴身”不怕水2025-10-26 04:25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就澳军机侵闯西沙领空答记者问2025-10-26 06:24
氢能独角兽,又冲刺IPO!2025-10-26 06:21
导游为推销商品编撰“黄龙高反每年死亡20人”,官方通报:已立案2025-10-26 06:18
饲源探踪2025-10-26 05:33
今年会出现极寒冷冬吗?2025-10-26 05:25
心相近|中非,共“舞”向未来2025-10-26 05:12
新华视评|火热暑期彰显“流动中国”澎湃活力2025-10-26 05:02
2024年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京举办2025-10-26 04:51
当奥迪走上“对抗路”,特斯拉开始疲于招架2025-10-26 04:27
课间增加为15分钟后,还要为老师安全管理压力松绑,破解“圈养”困局!2025-10-26 04:23